今天看了一位知名創投人的訪問。
其中一個問題是,“你覺得創投人應該自己也有創業的經驗嗎?”
這個問題我之前寫過,今天卻有新的體驗。
最簡單直接當然就是說“應該”還是“不應該”,然後給一個隨便都可以上網找到的理由。
可是想深一點,這個答案絕對是要看聽眾的需求,是因人而異的。好像聽眾聽了,到底是用來鼓勵自己,還是給自己一個“更好”的理由不去嘗試呢?
還有, 這兩者的關係,也不是那麼簡單。
作為一個投資人(之前我的比喻是教練),認識(更好是empathize)創業團隊(之前我的比喻是球員)當然是重要,也比較是一個更好的議題。
一般來說,要認識創業當然最好就是自己去做一下。可是,也不是每一個有創業過的人就會理解其他團隊。同一時間,沒創業過的人也不代表不能作出合理的理解。
這個就是整件是的核心。可是在我們日常生活,哪裡來這麼多時間好好這樣想事情?
there is always the first time for every thing;
but then just guts is not enough!
and also different personality type, which determines to some degree!
LikeLike